北海拼团购房85群(240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04人申请入群

房地产税不得不征收的三大理由!房价?

发布时间: 2018-08-25 16:16:36

来源: 三寸时光其宣

分类: 其他楼讯

347次浏览


最近半年,各大新闻媒体对房地产税进行密集的吹风。不仅不同部门的领导多次对房地产税出台进行表态,而且透露出来的细节越来越多,相应的各个配套政策持续加速落地。虽然房地产税已经喊了十多年了,但是这次狼真的来了。之前房地产税迟迟没有出台,是因为我们还需要靠土地财政进行经济建设,以房地产为支柱拉动GDP很有必要。不过如今社会环境已经与以往不同,现在中国的房价已经高出不胜寒了,我们要坚持“房住不炒”,建设房地产长效机制。出台房地产税已经迫在眉睫。


关于房地产税的征收理由主要有三方面:

1. 降低企业税负,吸引外资,保持实体经济增长。去年12月份,川普签署法案降低企业税,由之前的35%降到了20%,海外财富回流的税率由35%降为10%,加速了海外的制造业回流美国。降低税负,导致美国的竞争力十足。中国是世界工厂,外资所占的比重较大,为了保持竞争力,为企业降税、减少成本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。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,开征房地产税既不会增加实体经济的压力,也能替代企业税,避免财政收入的减少。


2.增加地方财政收入,逐步代替土地财政,不仅为地方债务的偿还提供保障,并且为加大基建投资提供资金支持。今年8月份,我们的显性地方债务为16.95万亿,隐形债务高达43万亿左右,总计为60万亿。地方债券的平均利率为3.98%,那仅仅需要支付的利息为2.4万亿。

但卖地远远不够。

今年全国上半年卖地的收入为2.7万亿,同比增长43%。但是仅仅只能覆盖利息,难以在进行基础设施投资。上半年加快卖地节奏和卖地的数量,也侧面显示出地方财政压力的增大。并且目前已经允许地方用置换债券的名义借新债还旧债,更勿论隐性债务还本付息,5000亿MLF操作只够解解渴。



不过今年土地流拍超过800块。流拍土地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,并且地价均过高。房企负债率均超过80%,实在没有资金投入到高价地的争夺战中。6月份土地投资增加多是集中于三、四线,但是暂缓货币化安置,为三四线的土地市场泼了一碰冷水。土地财政已经略显颓势,难以为继。

目前,住房大建设的时代在结束,未来是存量房时代。靠卖地只能挣一次土地出让金,但是房地产税可以持续收70年。房地产税可以代替开发建设阶段的税收以及土地出让收入。由于新增的规划用地在逐渐建设,目前向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步入了存量房时代,而某些二线城市也将慢慢进入存量房时代,以北京为例,今年1月份二手房的交易已经占到总交易的86%。

现今,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总市值高达430万亿,即使增收1%的房地产税,那这一项的税收为4.3万亿,与土地出让收入相差无几。并且房地产税会实行分阶段收税,实际的税收收入会比4.3万亿要高。同时,房产具有不容易损耗的特性,按年征收,征收额根据房价的变动而变动,可以形成稳定的税收。只有收房地产税,才能维系地方的正常运作。

3. 调控房价的行政手段边际效应在持续走低,随着调控次数的越来越多,但是房价越来越高,但是效果越来越小。并且过多的调控会导致供需失衡,导致市场手段失效,炒房客到处炒房,进一步催生了泡沫。房地产税是落实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,会缩小炒房者的利润空间,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,调节了收入差距、促进了社会公平。将资金从房市中挤出,促进市场配置。可以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。

但是房地产税开征可能会冲击,导致多套房者抛售住房,减少购房需求,会改变供需对比,房价下跌。不过现今的情况,即便是没有房地产税,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在持续恶化、债务违约增加、资金链日益脆弱,房价下行趋势不可能逆转。并且现在有贸易战的外部压力,我们国家不可能在大举放水,增加债务规模,这样无异于饮鸩止渴,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,外储耗尽,汇率暴跌,土耳其目前的经济状况就是上述做法的未来结果。

今年6月份,我国已经实现了全国不动产登记信息联网,为征收房地产税扫清了技术障碍。开征房地产税势在必行。目前业内流行着一个说法:有房地产税的地方不一定有房地产泡沫,但是没有房地产税的地方,一定有房地产泡沫。好多业内人士估计,房地产税最快会在2019年出台,最慢会在2020年出台!

责任编辑: beihaibianji01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